产品特点: — 龙门结构使机床动态特性和精度保持性更好 — 采用DD直驱五轴转台 — 运动部件与加工区域完全隔离, 方便机床清洁 — 合理且优良的人机交互设计,确保了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和方便性 — 自动无线测头自动标定五轴中心功能(可选配) — 采用全闭环控制技术,机床加工更精准可靠 — 高精、高速、高效的加工能力 — 优良的人机交互界面 加工材料: 铝合金、铜、钢 应用范围: 模具、精密零部件等
设备概述: JTHS-600 plus数控高速机是科杰技术集合多年设计、研发机床经验的积累最新研制的一款高速,高精度的数控机床,采用了全新的机床结构,和优异的抑制震动性能,具有优良的动态加工性能,高刚性设计,整机的温度控制技术,使机床精度稳定可靠,获得更高的表面加工质量,加工效率达到新的水平,适用于淬火钢,模具钢等材料的加工,应用于模具及零件产品的加工 设备特点: 新一代数控系统, 温控技术,保证机床长时间精度稳定。 全新的结构设计提高机床刚性,加工性能更出色。 优良的排屑方式,适应不同的加工须求。 全新的抑振,减振技术,提高刀具寿命, 优异的动态加工性能。 高速、高精的加工品质 一体化外形设计,优良的人机交互界面,作简便, 全闭环系统,机床加工更精准可靠。
设备概述 JTGS-600石墨雕铣机是科杰技术JIATIE品牌旗下的一款高速、高精密级的石墨加工数控机床。此机型继承了JATIE雕铣机加工复杂曲面时优异的轮廓精度与表面质量,全新的结构设计使其动态切削性能进一步提升,确保加工尺寸与精度、表面效果更加理想,是高端石墨电极及零部件加工的理想机型。 设备特点 适用于石墨各类产品的干切削加工 箱式基础结构的设计与独有的阻尼特性让机床拥有更优异的动态加工性能全封闭式防护置及配备专业的集尘器,有效减少粉尘的外泄,确保良好的除尘 效果 轴运动系统采用特有的防护措施,让运动部件寿命更有保障 多功能可选配,适合不同层次的需求
在泛血管介入器械领域,三层微导管作为药物球囊等关键介入器械的重要构成部分,肩负着术中导丝通路的关键职责,是介入器械的核心部件,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介入导管对管壁厚度、腔体大小有着严苛要求,不仅需要管壁薄、腔体大,还要求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以及导丝通畅性。其中,薄壁微导管更是凭借其独特的薄壁设计,在满足介入手术对器械精细操作需求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对人体组织的损伤,极大地提升了手术的安全性与精准度。 然而,目前国产品牌精密微导管发展面临挑战。由于起步较晚,技术工艺尚不成熟,加之加工难度大、尺寸精度要求极高,国内现阶段尚无能够稳定生产医用级三层内管材料的设备,导致三层微导管基本依赖进口。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介入器械及球囊导管的制备。 在此背景下,开发微细精密医疗导管并实现国产化制备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介入器械的开发制造,还能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安全性。国创中心积极探索创新,设计定制了国产挤出成型设备,运用多层共挤技术,将多种性能满足使用安全与操作性要求的聚合物共挤成型,成功制备出多层薄壁导管材料。 国创中心研发的技术还能够制备出耐高压、顺应性可调的双层球囊料管。这种球囊料管在承受高压时依然能够保持稳定的性能,确保球囊在扩张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其顺应性可根据实际手术需求进行调整,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病变部位的血管形态,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此外,该自研设备与技术能够实现不同材料的牢固结合,精准控制导管壁厚均匀度、同轴度和成型稳定性,可批量制备出符合介入导管机械力学性能要求的球囊内管及球囊料管,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国内介入器械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快,加之国内关节植入渗透率偏低,以及关节集采落地的利好,关节置换市场潜力巨大。以人工髋关节为例,从安全性和耐用性来看,陶瓷类摩擦副由于耐磨性优良,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能避免潜在的关节翻修需求等优点,占比不断攀升。目前,陶瓷类摩擦副占比超过85%,已成为市场主流。然而,国内市场上的陶瓷球头和陶瓷内衬均由德国CeramTec公司提供。其采购成本占整个人工髋关节的70~85%,整个产业链大多数的利润都被国外供应商赚取。我国处于被长期垄断的“卡脖子”局面。 国创中心联合相关领域两家实力公司进行三方合作,利用各自的优势,形成“研产用”合力,努力突破陶瓷关节“卡脖子”局面。本项目目前已经实现重大突破,有望实现国产替代,突破技术垄断,构建产业链关键环节。髋关节陶瓷摩擦副的国产化替代将带动骨科植入市场的市场显著增长,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巨大。
可降解组织再生微球是注射再生填充针剂中的核心成分,“少女针”、“童颜针、“微晶瓷””的核心再生材料分别是聚己内酯微球(PCL)、聚乳酸微球(PLLA)、羟基磷灰石微球(CaHA),其生物相容性良好,不易引起炎症反应,植入人体后易塑形固定,具有“更安全、更自然、更长效、可量产”等优点,成为备受欢迎的高端升级填充材料。
双主轴双刀塔车削中心新一代FX-1500系列双主轴双刀塔车削中心,上下刀塔可单独选择Y轴或铣削功能。采用60度斜背底座,具有更佳的热変位抑制能力、更好的排屑能力与较小的占地面积。上下双Y轴的配置;同时搭载三角形立柱与线硬轨混合的XY轴,使得机台刚性更佳。
适用于在8”夹头以内的加工工件,无论搭配自动棒材途料,或者龙门自动上下料装置,精巧设计的LA系列车床能提供卓越的重削、削功能,细腻的工件表面光滑度,还有稳如泰山的可靠度及精度。
多元模组可配置副主轴、伺服心押台与Y 轴,床面为具有热变位最小化的水平箱型结构。XYZ 轴采全硬轨设计,提供高刚性与快速震动的衰减特性、确保动态刚性及吸收震动、在重切削时保持良好稳定精度。
GMU-600 X/Y/Z行程:600/910/450 A/C轴行程:±120/360 主轴端面到工作台距离:120-570mm 工作台尺寸:500mm 最大承重:300kg X/Y/Z快速位移:40/40/40m/min 最大切削进给率:20m/min 机床尺寸:4900X3750
GMU-900 X/Y/Z行程:900/10500/600 A/C行程:120/360 主轴端面到工作台距离:180-780mm 工作台尺寸:800mm 最大承重:1000kg X/Y/Z快速位移:40/40/40m/min 最大切削进给率:20m/min 机床尺寸:4800X3900X3600
K7 X/Y/Z行程:750/550/580mm 主轴端面到工作台距离:-180-0/360(无穷) 工作台尺寸:500mm 最大承重:250kg X/Y/Z快速位移:90/90/90m/min 最大切削进给率:50m/min 机床尺寸:5790X2415X1630
E系列中高端6轴走心机 背轴侧刀具座可安排两排刀具,具备Y2轴,功能强大 主轴侧铣动力头,背轴侧动力头可实现多种扩展 有导套与无导套灵活切换
全新设计的床身体,借用有限元分析(FEA)进行优化设计 最多可装30把刀,模块化布局,适合复杂零件的加工 背轴侧14把刀:4把车刀,7支端铣和3支侧铣 采用电导套结构:实现高速、高精度加工 有导套与无导套灵活切换,满足不同加工工艺的需求 内藏式油冷电主轴,惯性小、噪音低、响应快、易于实现定位
有导套与无导套灵活切换,满足不同加工工艺的需求 内藏式油冷电主轴,惯性小、噪音低、响应快、易于实现定位 无导套专用主轴支撑结构,短工件也可实现高精度加工
本款五轴加工中心、具备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等性能特点。设备待在五轴装台,自带刀尖跟随五轴联动加工功能,可对复杂异型产品进行一次装夹,多面加工,精度、效率快。
主轴转速4000转,最大加工直径500mm,Y轴行程100mm,最大加工长度450mm,标配台湾12工位动力刀塔,8寸液压卡盘,尾座。
整体式高密度树脂砂一体铸造床身,确保高刚性、不易变形、稳定、耐用、好用。选配动力刀塔,C轴、Y轴等完整的复合功能,使得机床可以在一台机内进行铣、钻、攻牙,一次装夹多面加工,加工能力等同于两台数控车与铣床。大幅度节省加工时间与作业人力,并避免因为工件在机器间移动所产生的误差。